——紫阳县总工会组建社区工会亮点闪烁
紫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企业不多,以种养殖为主。如何发展工会组织呢?县总工会针对该县是全省文化大县,茶文化、道教文化和民歌文化的特点,转变观念,拓展组建思路,在社区组建民间艺术工会方面积极探索出符合当地特点的组建之路。
转变思想观念 拓展组建思路
每年都要发展新的工会组织,如何发展?一直困扰着县总工会。县总工会针对该县是全省文化大县,茶文化、道教文化和民歌文化的特点,转变观念,拓展组建思路,对全县各种民间文化团体摸底排查,发现全县从事文化体育、书画摄影、诗词创作的比比皆是,约有5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形成了紫阳县文化艺术事业的特色产业,是群众自觉自愿、自娱自乐的社团组织,涉及到各行各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加入工会组织。县总工会认为:把这些民间艺术团体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民间艺术社区工会组织,一方面实现工会组织“二次覆盖”,一方面为民间艺人搭建一个艺术平台,共同推广当地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县总工会很快成立调研组,不但摸清了当地民间艺术社团的情况,还制定出台了社区工会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和制度,把全县十几家有“实力”的民间艺术团体负责人组织起来,进行工会组建方面的培训,统一思想,于2011年4月召开了各社团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了社区工会筹备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准备,5月8日成功召开了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包括15个民间艺术社团,会员510人。2012年又相继在全县人口密集的镇成立了15个民间艺术社区工会组织,新吸纳会员1200余人。
继承保护弘扬传承民间艺术的发展
“郎在对门(哪)唱山歌(喂),姐在房中(哎)织绫罗(哎);哪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那样好(哎).......” 在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的一楼,近百十人正轮流唱着民歌、扭着秧歌、说着快板。其中最大的两位82岁的老人叶碧芳和钟家贤精神矍铄,和其他的几位老姐妹专门演唱了民歌‘顺采茶’、‘望郎歌’等。虽说方言很重,我没听懂几句,但从她们的表情中能看出发自内心的愉悦。上到三楼,五十多人的合唱队在社区工会副主席王建民的指挥下,正在反反复复排练几首民歌。他仔细地纠正每一个音节的发音,丰富的肢体指挥语言感召着在场的每一位。他说,我们能唱五十多首民歌。
近60岁的社区工会常务副主席曲铺琴是退休干部,她说,今天来这里开展活动的有河提路社区、环城路社区、会仙桥社区和东城门社区的四个工会组织。
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紫阳民歌不仅唱响全国,还登上了国际舞台。尤其是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得2011年“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等大奖;同时还获得上海电影节“2011年中国新片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新人奖,一炮打响。紫阳的民歌更是串红。
县总工会主席李龙安说:各个社区工会爱好民歌的人经常在一起,研究挖掘当地的民歌,还不断创作新的民歌,最后再给大家教会,这就是最好的民歌普及。民歌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一民族民间的艺术瑰宝才愈加丰富和完美。
提高当地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标志我党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紫阳县总工会在组建社区民间艺术工会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进取。
今年7月,中韩联合主办的中.韩老年文艺、健身、书画交流活动在韩国举行。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的“老来俏”表演队,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唯一一支县级代表队,赴韩参加演出,不但让闻名遐迩的“紫阳民歌”走出了国门,还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紫阳当地民间文化实力的所在。
在今年紫阳县的系列文活动中,民间社区工会逐渐成了文艺表演的主角。在今年紫阳第八届富硒茶文化节上,民间社区工会原生态的民歌表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美好的旋律倾倒了省内外众多的来宾,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如今不管是市上还是省上有重大活动,紫阳县社区工会的舞蹈队、民歌队、武术队纷纷登台亮相,再次展示了紫阳文化的优势,不但发挥出文化引领的带头作用,还为推动当地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亮牌子亮身份 提高工会影响力
每天的早上和晚上,在紫阳县的几个广场都能看到各个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动。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六时许,紫阳广场已经聚集着百十多人,一块“环城路社区工会舞蹈队”的牌子就放在广场的一头,是金属框制作的,十分显眼。县总工会副主席刘本会说,我们统一制作了这些牌子,并有要求:凡是工会的活动必须亮明自己的身份,这样做也是为了宣传工会。社区工会之间开展各种活动也是一种比赛,看谁家的舞蹈队表演得好。群众一看就知道是那件社区工会组织的。因为代表的是社区,所以人员的整体形象上、舞姿与着装上也是比较到位的。记者了解到,不少舞蹈队的流动音响、服装也是县总工会配备的。
记者了解到,现在县城有四个集中活动地点,其中在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的一楼和三楼,由县总工会统一安排协调各个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动时间,在广场活动的由县总工会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要求各团队坚持既不嫌弃差队员又不抢优秀队员的原则,关键还在于吸纳更多的群众参与。县总工会主席李龙安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对十八大报告精神的最好落实。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共建和谐美好社区
洞河镇离紫阳县城约40公里,依山伴水。船还没有靠岸,就能听到喧闹的锣鼓声和扩音器中传出的乐曲声。在社区委员会的大院里,挂着洞河镇社区工会联合会的牌子,工会主席吴自顺正带着几十人在排练扭秧歌。虽说已入冬,寒气逼人,忙碌的他,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他告诉记者:全镇有563户2600多人,今年4月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了工会,我这工会主席也是大伙选出来的。自从有了工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没断过。邻里之间和睦多了,少了麻将声吵架声,多了歌声笑声锣鼓声。
在山腰一处的开阔地上,是洞河村工会组织的另一场秧歌表演,有五六十人参加。村工会主席明安定说,全村有1300多人,外出打工的有300多人。现在锣鼓声一响,参加活动的村民就来了。年轻人外出务工,孩子们上学,来的大都是老人,这些人最需要关心。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大家常见见面,有困难还能相互帮助。工会不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还组织外出务工的人学习《劳动法》等有关法规。现在他们已经知道,遇到劳动纠纷,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时,78岁的田春荣老人代表村工会欢迎远到来的客人,唱起民歌《山歌不唱不开怀》:山歌不唱哎不开怀哎,磨儿不推也不转(啰)。酒不劝人人不醉(哟),花不逢春不乱开(哟),姐不约郎(啥)郎不来......
那高昂嘹亮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就像一缕灿烂的金光洒向大山深谷,诠释出民间的质朴与厚重,抒发出对生活的美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