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阳县总工会
>>
工会新闻
>>
工会要闻
>> 正文
陕西紫阳:工会为民间艺术搭台
★★★
陕西紫阳:工会为民间艺术搭台
作者:
毛浓曦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点击数:998 更新时间:2012-03-07 14:24:08
中工网讯(记者 毛浓曦)“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那个短命死的,挨刀死的,发瘟死的,唱得果样好哇!唱得奴家脚(火巴)手软,手软脚(火巴),踩不得云板丢不得梭,绫罗不织听山歌。”近日的一天早上,陕西省紫阳县老来俏表演队队长曲辅勤带着11个老姐妹,在县城中心一个装修一新的活动室里唱起了“紫阳民歌”。
这些老姐妹以古老的本地民歌和新编的舞蹈表达高兴的心情。从这天起,她们以及更多的民间艺术爱好者,有了自己活动的组织和场地。这就是当天揭牌的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
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紫阳县位于陕南中部、汉江上游,自古山清水秀,民族交融。紫阳民歌闻名遐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目前,紫阳民歌已发现曲目总数达5028首。紫阳民歌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歌词极为传情优美,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传唱民歌在紫阳有着厚重的传统,工人、农民皆可张口就来。以民歌为中心,紫阳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不过,长期以来,民间艺术的传承、交流、展示等等仍然处于自发状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民间艺术的社会需求越来越明显。紫阳县总工会应职工群众之需,决定给民间艺术爱好者搭建一个平台,以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经过筹备,5月初召开了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使民间艺术爱好者首次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联合会共有15个民间艺术组织加入,包括民歌、舞蹈、书画、诗词楹联等等方面,会员超过400人。紫阳县总工会还将工人俱乐部进行了装修,作为联合会会员们开展各种表演、展示活动的阵地。紫阳县总主席李龙安表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抢救紫阳民歌。
安康市总工会主席李隆毅说:“这就把原来民间自发、分散、自助的文化活动变成了有组织的行为,意味着我们的工会工作开始从机关走向社会、从高楼走向社区。”
编辑:黄涧潇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让工会在基层壮大 让艺术在民间传扬
下一篇文章:
县总工会倾力帮扶特困村破解发展难题
【字体:
小
大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主 办:紫阳县总工会 地址:紫阳县县委大楼五楼 邮箱:zyxzgh4421251@163.com
备案号:陕ICP备12002792号 联系电话:0915-4421251 技术支持:兰竹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浏览器IE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