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间艺术工会组织
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繁荣
——紫阳县总工会组建民间艺术社区工会联合会调研报告
紫阳县地处秦巴山区汉水流域,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道号“紫阳真人”)曾在此面壁悟道而得名。全县辖21个镇21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国两大富硒区之一。紫阳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民歌)之乡,紫阳民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富硒茶、紫阳板石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板石之乡的美誉。在2011年6月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由紫阳投资、实名实景拍摄的《郎在对门唱山歌》一举拿下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音乐奖三项国际大奖;同时还获得上海电影节“2011年中国新片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新人奖两项大奖。为了进一步挖掘紫阳深厚的文化蕴藏,更好地弘扬紫阳民歌文化,紫阳县总工会于2011年5月成立了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为紫阳民间艺人搭建艺术平台,以此推动紫阳民间艺术发展。
一、组建民间艺术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作的背景
紫阳县虽然县域经济欠发达、辖区内企业不多,但紫阳是全省文化大县,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茶文化、道教文化和民歌文化享誉神州。全县各种民间艺术团体比比皆是,有的从事文艺活动、有的从事体育活动、还有的从事诗词楹联创作、摄影、书画,等等。这些团体是紫阳县文化艺术事业的特色产业之一,都是群众自觉自愿、自娱自乐的社团组织,其成员涉及各行各业,有职工、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人员、下岗工人、教师、还有家庭妇女等。年龄最长的67岁,最小的24岁,文化水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当中一部分是工会会员,一部分成员还未加入工会。紫阳县总工会经过反复调研,决定把这些民间艺术团体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民间艺术社区工会组织,一方面实现工会组织“二次覆盖”,一方面为民间艺人搭建一个艺术平台,共同推动紫阳地方文化发展与繁荣。
二、基本做法
在民间艺术团体中建立工会联合会,无疑是工会组织体制、工作范围等方面的创新和扩大,这是一件新生事物。为稳步推进这项工作,县总工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抽调专人成立了调研组,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各社团开展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县民间艺术社团的情况。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县工会于2011年4月上旬召开了各社团组织负责人联席会,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准备,于2011年5月8号成功召开了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共63名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了23名委员和经审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委员。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3人,具体组织领导联合会日常工作。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包括15个民间艺术社团,有会员510人。
紫阳县总工会为了巩固组建成果,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一是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管理办法》、《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作制度》、《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了各委员的责任分工。同时,结合实际,规划安排了活动项目、内容、活动时间等,且全部公开上墙。二是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和指导,建立了会员学习机制。工会邀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提高了各协会的艺术水准和成员的艺术素养。三是切实帮助各协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总工会筹资对县工人俱乐部重新进行了装修,提供给各社团无偿使用,为他们解决了办公场所、活动场所,极大的调动了民间艺人的热情。
民间艺术工会联合会成立以来,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完善了组织机构和系列制度建设。联合会成立后,选配了办公室主任,会计、出纳,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统筹安排了各项活动,保证了联合会工作规范和正常运行。二是积极组织各艺术团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多种比赛,扩大了社区工会的影响力。去年6月份,太极养生协会组织了8名成员参加了全国农民武术比赛,获得了集体三等奖及个人一等奖、三等奖;工会联合会所属合唱队参加了全市老干部唱红歌大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年”乐队承担了我县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三唱三颂”歌咏比赛的伴奏任务。三是积极宣传、推广紫阳民歌。去年7月,工会联合会在县总工会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制作了紫阳民歌广场舞歌碟,免费发放给各社团及基层有关单位,用于群众锻炼、跳广场舞等。在紫阳广场成功举办了以紫阳民歌为背景音乐的广场舞培训班,有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三、推动了紫阳县文化建设
(一)推动了紫阳民歌的传播。地处秦巴深处的紫阳县是靠两样东西为外界知晓:一是紫阳富硒茶,二是紫阳民歌。2004年紫阳县被文化部授予“民歌之乡”称号,2006年紫阳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县总工会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地方文化事业战略,积极做好助推工作。县总工会从抓人才入手,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性水平高、成员稳定的紫阳民歌演唱和研究队伍。县总工会组建的民间艺术社区工会联合会所属的艺术团体,是当地职工群众文娱活动的主力军和紫阳民间艺术重要的传播者。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民间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多种民歌演唱创作等活动,推动紫阳民歌传承和发展。
(二)推动了社会协调发展。在没有成立工会联合会前,我县民间艺术社团管理松散,人员素质水平差异较大,各社团之间和内部成员之间矛盾较多。建立联合会后,加强了内部管理、增强了工作合力,加强了学习,提高了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引导大家加强沟通、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通过组织活动,吸引了众多的群众参加,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不少职工远离了不健康场所。职工们说,参加文艺活动稳定了小家、和谐了社会。
(三)提升了业余队伍的艺术水平和修养。社区工会联合会的成立,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咱们群众有力量、咱们工会有作为”。工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各艺术社团的呼声和愿望,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真心实意地办实事、解难事。解决了部分资金,推动了民间艺术社团组织的发展。同时加强了业务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
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会组织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经费紧缺。相应的工作经费,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物质条件。而这个联合会,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机关,其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渠道,紧靠收取每个会员一点会费是远远不够,无法保证该工会组织运转和组织活动,严重制约了此类工会组织的发展。二是工作人员待遇无法落实,影响了工会组织作用的正常发挥。紫阳县民间艺术工会联合会目前拥有500余人,工会工作人员平时要负责组织开展排练活动和参加省、市、县的重大文体活动等,但他们既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报酬,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几点建议
(一)充分调动民间工会组织的积极性,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繁荣。紫阳县民间艺术社区工会联合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进步。县总工会要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组织的作用,以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引导、教育、陶冶广大群众,吸引职工参与支持社区的文化建设。一是要丰富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是一个地方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工会可以更好的发挥其组织协调、人才众多的优势,开展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二是县工会要积极引导民间艺术协会工会组织,弘扬和传承紫阳民歌等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政府有关部门应拨付一定的经费,保证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组织正常运转。多年来,紫阳县民间艺术社团在宣传和弘扬紫阳民歌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紫阳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成立,将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工会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发挥工会组织在培训、组织活动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妥善解决民间艺术工会联合会工作人员待遇问题,把他们列入工勤岗位人员范畴,确保正常工资发放。
(三)加强自身建设。工会组织是构建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要最大限度把更多的民间艺术社团和广大文化爱好者吸引到工会中来,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工会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
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作是新时期工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紫阳县总工会在组建社区工会联合会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取得了一定效果。工会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依靠党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思路,通过推动工会组织建设,在推动紫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体现工会组织的力量,展示工会组织的形象。
(此文章已刊登在《陕西工运》2012年第三期刊物上) |